摘要:对此,委员会分析,要优先发展污染控制与资源再生利用相结合的装备、节煤节电技术装备、废气废物处理与能源回收相结合的装备、能适应更严格排放标准的装备、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装备、城市化进程所急需的重点环保设备和产品。 ...
以并不太为人关注的除尘领域为例,这几年中国的火力发电、钢铁、水泥产量都居全球首位,需要配套的除尘器数量巨大,中国已成为电除尘器的生产使用大国。
日本在应对严峻的经济破坏和核电危机时,将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态度上发生怎样的变化?日本是否会更强硬的要求降低25%的CO2减排目标?日本的电力需求是否会转向煤电,从而增加减排难度。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会采取什么以攻为守的策略。
大家希望在2011年南非德班第十七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大会达成有法律约束力、综合的、平衡的和较高政治承诺的条约。曼谷会议也是风向仪和测温器,看看谈判的走向是否正确,热度是否高。气候问题上的分歧会给金砖五国联盟带来什么负面影响?6. 中国中国在气候变化谈判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密切的关注。但在气候变化谈判上是否会从基础四国扩充为金砖五国。欧盟的财政危机是否会加速和扩大欧盟各国之间的分歧,以至影响气候变化上的口径和步调。
中国及基础四国在排放峰值、2℃所对应的长期减排计划、MRV及绿色基金的筹集等问题上的态度也是关注的重点。第三种情景拖累南非班德会议无果而终, 也使得南朝鲜汉城会议渺茫。下一步要加快建立环境新闻预警机制和环境新闻应急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公众环境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媒体从业人员环境专题培训,在充分吸收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环境新闻应急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讨论结果指出,在应对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过程中,环境保护部密切跟踪、分析研判日本福岛核事故进程和处置情况,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充分满足公众知情权,有效安抚了民心,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据悉,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核安全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与会介绍了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以来,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应急工作和突发环境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开展情况下一步要加快建立环境新闻预警机制和环境新闻应急信息发布制度,加大公众环境宣传教育的力度,开展媒体从业人员环境专题培训,在充分吸收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环境新闻应急工作再上新的台阶。有关专家学者、媒体代表等,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就如何做好涉核新闻应急和突发环境事件新闻报道进行了交流,对新闻应急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探讨。
讨论结果指出,在应对此次日本核泄漏事件过程中,环境保护部密切跟踪、分析研判日本福岛核事故进程和处置情况,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充分满足公众知情权,有效安抚了民心,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据环境保护部网站消息,环境保护部12日举办涉核新闻应急工作交流会,就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以来环境新闻应急情况进行经验交流,对进一步做好今后环境新闻应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强调下一步要加快建立环境新闻预警机制和环境新闻应急信息发布制度。
据悉,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核安全管理司有关负责人与会介绍了日本核泄漏事件发生以来,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应急工作和突发环境事件新闻报道工作开展情况位于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中国青藏高原的动物天堂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日表示,全球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生活带来巨大影响,未来将加大力度开展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适应性研究。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旦周说,这项工作或许也能为人类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一些帮助。才达说,在打击盗猎的威慑下,可可西里再未发现武装盗猎案件,藏羚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目前的近6万只。
如今,在青藏公路两旁,成群结队的藏羚羊互相追逐嬉戏,藏野驴在悠闲踱步,如果运气好,就连很难谋面的庞然大物野牦牛也可一见。科学研究表明,过去几十年里,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全球范围内的气温升高,造成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给这一地区生活的野生动物带来巨大影响。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近几年青藏高原气候明显变暖有关,而提前迁徙对于藏羚羊繁衍意味着什么,还需进一步研究。可可西里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肖鹏虎介绍说,以往怀胎藏羚羊向保护区腹地迁徙多在6月中旬,2006年以后逐年提前,至2010年提前至5月中旬,而今年怀胎藏羚羊提前到5月初即开始迁徙。
可可西里保护区成立13年来,我们的精力大多都放在打击盗猎活动、保护野生动物上。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据介绍,根据这一联合协议,可可西里将得到在更大空间范围内的联合保护支持,并在研究整个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及保护方面,得到更多的便利条件。而另一项关于冰川的调查显示,从2002年至2008年短短6年多时间里,青藏高原长江源区冰川面积急剧退缩了约164平方公里。
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党组书记才达说。由于藏羚羊皮毛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昂贵,上世纪80年代,可可西里枪声不断,藏羚羊遭到毁灭性捕杀。来自青海省气候资料中心和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资料显示,青藏高原长江源区,年平均气温每10年就会升高0.24摄氏度。随着盗猎活动逐步遏止,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工作在继续采取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盗猎野生动物的基础上,向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监测和科研宣教转变。随着保护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可可西里已经5年没有发现武装盗猎案件,为我们下一步研究野生动物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适应性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条件。据可可西里五道梁保护站监测报告,5月3日下午5时许,有48只怀胎藏羚羊穿越青藏铁路五北大桥和青藏公路路基,向可可西里腹地的卓乃湖、太阳湖等集中产仔区迁徙,迁徙时间明显提前。
但这同时也表明人们正越来越重视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现实问题,并对这一变化下生物的生存适应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才达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在2010年与临近的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新疆巴州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订了联合保护备忘录,四个保护区将每年开展联合巡山巡护、栖息地保护、科学研究、人员交流、信息互通、协同办案、生态教育等活动。
可可西里广为世人所知,是因为曾经疯狂的盗猎藏羚羊活动。为了开展研究工作,中国政府已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先后建成了索南达杰等5个自然保护站、1个藏羚羊救护中心、1个生态保护展览馆,依托这些站点建立了大量观测点,并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展开多种形式的生态科研项目。
数量从原来的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成为国际濒危物种。资深保护队员王周太说,从2010年开始,可可西里管理局在藏羚羊集中产仔的卓乃湖、太阳湖湿地分布区,建设起绿色环保的卓乃湖自然保护站,实施湿地监测、气象监测、样地监测、生物监测等项目。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才旦周说,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研究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是人类无奈的选择。气候变化已经给青藏高原野生动物造成重大影响,怀胎藏羚羊提前向可可西里腹地迁徙成为最新证据。直到1998年中国政府成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一地区的藏羚羊数量才得到逐步恢复。
保护可可西里和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行动还将进一步扩大。希望国内外更多的研究机构、动物学家、科研人员来可可西里这片野生动物最后的王国开展科学研究
是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等青藏高原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但这同时也表明人们正越来越重视全球气候变化这一现实问题,并对这一变化下生物的生存适应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这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尤其是近几年青藏高原气候明显变暖有关,而提前迁徙对于藏羚羊繁衍意味着什么,还需进一步研究。才旦周说,在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研究青藏高原的野生动物,是人类无奈的选择。
如今,在青藏公路两旁,成群结队的藏羚羊互相追逐嬉戏,藏野驴在悠闲踱步,如果运气好,就连很难谋面的庞然大物野牦牛也可一见。数量从原来的20万只锐减到不足2万只,成为国际濒危物种。为了开展研究工作,中国政府已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先后建成了索南达杰等5个自然保护站、1个藏羚羊救护中心、1个生态保护展览馆,依托这些站点建立了大量观测点,并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展开多种形式的生态科研项目。随着保护行动取得重大成果,可可西里已经5年没有发现武装盗猎案件,为我们下一步研究野生动物在气候变化条件下的适应性提供了更多可能的条件。
可可西里广为世人所知,是因为曾经疯狂的盗猎藏羚羊活动。才达说,在打击盗猎的威慑下,可可西里再未发现武装盗猎案件,藏羚羊的数量已经恢复到目前的近6万只。
保护可可西里和青藏高原野生动物的行动还将进一步扩大。直到1998年中国政府成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这一地区的藏羚羊数量才得到逐步恢复。
资深保护队员王周太说,从2010年开始,可可西里管理局在藏羚羊集中产仔的卓乃湖、太阳湖湿地分布区,建设起绿色环保的卓乃湖自然保护站,实施湿地监测、气象监测、样地监测、生物监测等项目。气候变化已经给青藏高原野生动物造成重大影响,怀胎藏羚羊提前向可可西里腹地迁徙成为最新证据。